钾长石制钾肥的工艺研究 |
发布时间:2014/4/29 15:21:39 查看次数:3595 |
钾长石制钾肥 由于国外可溶性钾资源丰富,因此,利用不溶性钾矿制取钾肥的研究工作很少进行。 前苏联利用霞石进行加工,但主要是为了提取其中的氧化铝,副产钾盐。同国外相比,我国可溶性钾资源缺乏,而钾长石资源却极其丰富,遍及全国各地,氧化钾储量近4亿吨。我国从五十年代就开始了利用钾长石制钾肥的研究,先后采用数十种工艺进行过试验。综合起来,大致可分为:烧结法、高温熔融法、水热法、高炉冶炼法、低温分解法。简介如下: 1、烧结法配加钾长石、石灰石和其它盐类,并添加部分煤、经粉碎、成球后在立窑焙烧,使其中的氧化钾转化成水溶性,可制得对应的钾盐。随着原料配比的变化和焙烧温度的不同,钾的转化率在65%—90%之间。 2、高温熔融法主要以钙镁磷肥生产为基础,原料中适当地配入钾长石,使成品肥料含有氧化钾,称钙镁磷钾肥,含有效P2O510%—14%、有效K2O2%—3%。与钙镁磷肥相比,成品中每增加1%K2O,会降低1%—2%P2O5。成品中磷和钾的可溶率,一般在95%以上。 3、水热法用苛性钾溶液加压处理钾长石,能生成组份为K2O.Al2O3.2SiO2.xH2O的沸石类固相。其中氧化钾为可溶性的,能被植物吸收,且不易流失,是一种缓释肥料,含有效K2O20%—26%,其中大部份二氧化硅也属可溶性。 4、高炉冶炼法钾长石、石灰石、白云石、萤石和焦炭等,经破碎机破碎后,按比例配料入炉。炉缸温度高达1500oC,挥发出来的K2O与炉内的CO2作用,生成K2CO3。 在有水蒸汽及大量CO2存在的情况下,生成的K2CO3部份转化为KHCO3。高炉排出的熔渣,经水淬后加工成白色水泥。 低温分解法在助剂和硫酸存在下,低温度(100oC)分解钾长石,可生产出硫酸钾铵二元复肥、聚合氯化铝、白炭黑等产品。 |
上一条信息:
展望钾长石行业前景
下一条信息: 陶瓷文化也是一种“市场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