玻璃冬储东北降价执行或引调价风潮 |
发布时间:2013/12/4 8:47:31 查看次数:2882 |
伴随着冬季的来临,东北玻璃市场率先掀起了玻璃行业2013年的冬储潮。然而,今年东北玻璃冬储的进程不及预期,实际执行价格也远低于协议价格,市场整体热情不高。 伴随着冬季的来临,东北玻璃市场率先掀起了玻璃行业2013年的冬储潮。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,今年东北玻璃冬储的进程不及预期,实际执行价格也远低于协议价格,市场整体热情不高。市场关心的是,这种悲观情绪是否会蔓延到北方其他玻璃市场。 同很多品种一样,玻璃冬季也面临着冬储。由于天气严寒,房地产开工不畅,玻璃需求有所下降。但对玻璃厂家而言,一旦点火,就不能停工。为了尽快消化过量的库存,并回笼资金,玻璃生产企业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向贸易商出售玻璃。而贸易商则考虑到来年开春后的需求,会适时以较低的价格囤积产品,待开春,再高价卖出获利。 每年玻璃市场的冬储行动都率先起于东北市场。与去年不同的是,在11月中旬召开的东北联合体会议中,将今年首批玻璃冬储价格定在1160元/吨,大大超过了市场预期。 “由于今年玻璃市场的景气度提高,不少生产企业扭亏为盈,使得本次东北玻璃市场的冬储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了40—60元/吨。”弘业期货分析师张永鸽说。 据市场人士反映,尽管今年东北会议制定了较高的玻璃冬储价格,但在实际进程中,市场参与情况并不乐观,按照协议价格执行的企业少之又少。“和往年相比,今年冬储时间有所提前,首批实际冬储价格低于协议价格,后市信心明显不足。”中国玻璃信息网营运总监陈小飞告诉期货日报记者,东北地区的玻璃销售带有鲜明的季节性,由于今年冷空气提前到来,东北玻璃市场提前近一个月进入了冬储阶段,加上近期大雪频繁,对玻璃生产企业的销售产生一定的影响,降幅促销普遍存在。据了解,企业实际执行价格基本上在1080—1120元/吨。 “实际执行价格偏低除了天气因素外,还有产能的压力。”据张永鸽介绍,今年玻璃新生产线集中点火,造成整个行业供应增加。其中,仅在东北地区,就有本溪迎新三线、迎新四线、双辽迎新等累计日熔化量达2900吨的新建产能。“产能增加让贸易商和企业对明年的市场感到信心不足,整体冬储的表现并不积极。”张永鸽说。 据陈小飞介绍,受东北市场的影响,华北地区秦皇岛的部分玻璃企业价格已开始下调,以适应新的冬储价格。不过,期货日报记者近日在沙河、山东地区的走访过程中了解到,由于当地企业库存处于低位,销售顺畅,玻璃价格仍处于阶段性高位,多数加工企业和贸易商暂时无冬储计划。 “尽管目前沙河还未出现冬储迹象,但我觉得离冬储的时间节点很近了。”沙河市某玻璃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坦言,淡季不淡的市场不会持续太久,随着气温的降低,12月份玻璃价格会有所调整,届时,或燃起企业的冬储热情。 |
上一条信息:
纠纷过后俄白钾肥或再次牵手
下一条信息: 铁矿石期货推出 钢铁产业链得到完善 |